大家對于減速機了解嗎?知道它是用來干什么的嗎?可能很多人都不太熟悉這個產品,那么,今天給大家分析下減速機會斷軸斷齒的原因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。
分解槽專用減速機一、二級齒輪軸的疲勞強度不足,安全系數偏小,小于許用安全系數S=1315。材料組織缺陷和疲勞強度不足的共同作用,致使裂紋源過早形成并迅速向心部擴展,運轉精度惡化,因而在載荷作用下斷軸斷齒相繼發生。
分解槽專用減速機斷軸斷齒全部發生在一、二級軸,二級軸斷裂根數較一級軸稍多。減速機齒輪軸斷裂前電機電流沒有出現過負荷跳閘等明顯預兆,均為突發性事故造成被迫停機。斷裂位置大部在應力集中敏感區。
斷口的宏觀分析可見斷口呈沙灘狀斷紋,斷口齊整,斷口裂紋區不明顯,光滑區極少,說明產生裂紋到斷裂時間不長。
斷口宏觀形貌a沙灘狀條紋;b最后斷裂區斷口的電鏡分析表明3,軸中心與邊界顯微組織相同,都是上貝氏體+少量條狀馬氏體,晶粒粗大,顯微硬度也基本相同,斷口呈典型的上貝氏體穿晶斷裂。對斷口進行電鏡微觀掃描表明,表面形成的裂紋沿45方向向心部擴展,斷口屬晶間脆性斷裂,可觀察到沿晶界微裂紋以及冰糖狀斷口特征。
表面裂紋沿45角方向向心部擴展由此可知,上貝氏體這一缺陷組織的存在,降低了軸的韌性;整個斷口顯微硬度相同,說明淬硬層過深,晶粒粗大,表征加熱溫度偏高,增加了材料的脆性。
可以認為,減速機的齒輪軸由于熱處理不當得到的有缺陷的金相組織,使得齒輪軸心部缺少必要的韌性和塑性。在負荷工作條件下,處于應力集中區的表面裂紋源形成并向心部擴展,裂紋的形成和擴展使齒輪軸在初始階段產生微量變形,破壞了原有的幾何運轉中心,致使齒輪軸運轉精度惡化,而運轉精度的惡化又導致了不均勻沖擊載荷的加劇,因而裂紋源迅速擴展,在不太長時間內引起齒輪軸的疲勞斷裂。
疲勞強度校核為了進一步證明齒輪軸的疲勞斷裂,有必要對12級齒輪軸進行疲勞強度校核。分解槽專用減速機14級齒輪軸材料為NiCrMo合金鋼,鋼號為815A164,其化學成分與國內20CrNiMo鋼相近。1、2級齒輪軸實測的基本數據。齒輪軸強度校核計算結果。
疲勞強度校核計算表明,該減速機一級齒輪軸安全系數,截機IS=105,截面S=156,二級齒輪軸截面IS=07,截面S=101,除一級軸截面外,均小于S=1315,這是引起軸斷裂的又一原因。事實上發生的斷裂也恰好落在應力集中的危險截面區域內。